新突破!东华材料学子在“大龙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人: 星禧   发布时间: 2025-07-29    浏览次数:

720日至24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竞赛委员会主办、济南大学承办的“大龙杯”第五届全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大赛(以下简称“双实”大赛)在济南大学成功举行。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等全国102所高校600余名师生参赛,覆盖了全国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高校的近三分之二,创下赛事举办以来规模新高。

“双实”大赛由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办,并于2019年起正式成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全国性赛事。赛事以悬浮聚合实验操作为核心考核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安全规范、专业操作技能和科研创新能力。“双实”大赛从创办初期就一直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心和支持。本届赛事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教授,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耿林教授,教育部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朱申敏教授,大赛竞赛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东华大学吴文华教授,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侯典明,山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于海生,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宗明教授,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斌荣等专家和领导前来大赛现场。开幕式由大赛组织委员会(济南大学)主任委员、济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霞主持。闭幕式由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陈国柱主持。

耿林教授回顾了大赛历程,阐述了办赛理念,并向本届大赛的组委会全体成员、承办单位的领导师生以及各赞助企业表示感谢。他表示教指委将持续推动实践教学标准建设、深化产教协同机制、拓展国际工程认证对接,助力中国材料人才培养。

       朱美芳院士在讲话中谈到,实验实践能力是高分子材料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正从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迈进,亟须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大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促进校际交流,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朱申敏教授在闭幕式上向所有参赛选手表示祝贺,并对指导老师、评委专家、赞助单位、承办高校及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高分子材料科学的魅力,有力推动了高分子材料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她寄语青年学子以此次大赛为科研道路的新起点,积极投身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双实”大赛竞赛委员会秘书长吴文华教授,也是“双实”大赛的发起者和创办人。吴文华教授对本届大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大赛的圆满成功是“双实大赛”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本届大赛规模首次突破百所高校参加。新的航程即将开启,大赛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秉持“克服困难、不断创新”的大赛精神,推动“双实大赛”迈向新台阶,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人才。

      赛前,朱美芳院士专程接见我校参赛学生团队,与师生亲切交流并作赛前动员。她勉励同学们以平常心应对挑战,强调扎实的基础、清晰的思路和团队的协作是取胜的关键。朱院士特别指出:竞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展现,希望同学们以自信的姿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参赛学生纷纷表示,院士的指导既缓解了赛前紧张情绪,又明确了努力方向,将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为校争光。

      在本届大赛中,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派出精锐参赛团队,由郑伟龙老师授担任领队,吴文华、许佳丽、朱蕾、史同娜、章宦耀等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全程指导材料学院三名优秀学子备战。经过激烈角逐,唐骏同学斩获一等奖,蔡萌、濮雪同学分别获二、三等奖,创下我校在该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史同娜老师在全国高分子材料实验实践教学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东华大学材料学科实验教学从数字化到数智化变革的探索实践》的报告,分享了实验教学的心得和体会。